网站首页 关于圣心安诺 咨询范畴 专业咨询团队 门店环境 咨询流程 咨询案例 心理科普 联系我们
亲子教育
亲子教育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心理科普 >亲子教育 > 内容

武汉青少年心理咨询:不想让孩子学习没动力?警惕孩子养成这种思维习惯

孩子写作业时遇到难题,抓耳挠腮半天,最后把笔一扔:“我太笨了!根本做不出来!”
你赶紧安慰:“别这么说,你其实很聪明的!”
但孩子还是沮丧:“不,我就是学不会,我就是不行。”

 

这样的场景,不少父母应该都不陌生,有些父母甚至能敏锐地察觉到孩子学习动力不足了。

 

我们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学习动力不足,并不是因为"懒"或"笨",而是因为他们陷入了一种思维陷阱——“固定型思维”

 

 

为什么有些孩子越学越没动力?

 

 

1、固定型思维 vs 成长型思维

心理学家卡罗尔·德韦克研究发现,人对能力的认知分为两种:

 

固定型思维

成长型思维

“我天生不擅长数学”

“我暂时没掌握,但可以努力学会”

“失败了=我不行”

“失败了=我需要调整方法”

回避挑战

主动尝试新事物

轻易放弃

坚持寻找解决方案

 

固定型思维的孩子

遇到困难容易放弃(因为觉得"能力是固定的,努力没用")

害怕犯错(认为"犯错=我不够聪明")

学习动力越来越低(因为总是自我否定)

 

成长型思维的孩子

把挑战当机会(“这次没做好,下次可以改进”)

更愿意坚持(相信"努力会带来进步")

学习主动性更强(因为享受成长的过程)


摄图网_507721178_厌学的孩子抗拒做作业(企业商用)


2、家长的哪些话,正在培养孩子的固定型思维?

贴标签式评价

“你数学就是不开窍!”

“你天生就不是学英语的料!”

 

结果导向的表扬

“考了100分,你真聪明!”(孩子会认为:只有成功才值得被肯定)

 

对比式激励

“你看人家XX,怎么就能考那么好?”(孩子会认为:我永远不如别人)

 

 

4个方法,引导孩子养成"成长型思维"

 

 

1、"暂时不行"代替"永远不行"

当孩子说"我学不会"时,不要直接反驳,而是:
调整语言框架

"我就是不会" ➔ “我暂时还没找到方法”

"我太笨了" ➔ “这个题有点难,我需要多练习”

 

举个例子:
孩子:“我作文写得太差了,根本比不上小红!”
家长:“不是‘差’,而是‘你还在积累阶段’。我们可以一起看看,怎么让下次的作文更丰富?”

 

2、表扬努力,而非天赋

错误表扬方式:“你真聪明!”(固定型思维:能力是天生的)
正确表扬方式:“我看到你这次很认真地检查了错题,进步很明显!”(成长型思维:进步来自努力)


被夸"努力"的孩子,更愿意挑战难题;而被夸"聪明"的孩子,反而更容易因失败而崩溃。

 

3、把错误变成"进步的机会"

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害怕犯错,家长可以:
正常化错误“做错很正常,科学家也会犯错,关键是找到原因。”
引导复盘“这道题为什么错了?我们看看哪里可以改进?”
分享失败经历“妈妈小时候也总算错数,后来每天练10道题,慢慢就提高了。”

 

关键点:
让孩子明白——犯错不是终点,而是进步的起点。

 

4、设定"小目标",让孩子体验"进步感"

固定型思维的孩子容易因大目标而退缩,家长可以:
拆解任务

不是"你要考到90分",而是“这周我们先搞懂错题,下次争取少错2道”
✅ 记录进步

"进步墙"记录孩子的努力(如:“今天多背了5个单词”)
✅ 强调过程

“虽然这次没考好,但你每天坚持复习,这个习惯特别棒!”

 

 

日常沟通模板:把固定型思维转化为成长型思维

 

 

孩子的话(固定型思维)

家长可以这样回应(成长型思维)

“我永远学不好数学!”

“数学确实有点难,我们可以每天攻克一个小知识点。”

“我背不下来,算了!”

“你觉得哪部分最难?我们试试分段记忆?”

“我比不过别人……”

“不和别人比,我们只和昨天的自己比。”

“我失败了,我真没用!”

“失败只是说明这个方法不太适合,我们换一种试试?”

 

学习动力,来自"我能变更好"的信念孩子的学习动力,不是逼出来的,而是“成长型思维”驱动的

 

武汉圣心安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电话:18607178947工作时间:09:00--18:00
地址:武汉市江岸区建设大道700号香格里拉中心23楼2304室
©武汉圣心安诺心理咨询有限公司鄂ICP备2024061002号-1
二维码二维码
  • 在线顾问当前24人正在咨询...
  • 心理在线客服邀请与您对话点击查看
  • 您有一条新消息:1接受对话
  • 在线咨询电话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