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咨询热线:18607178947
“妈妈,你答应暑假带我去迪士尼的!”
“这周太忙了,下周一定去!”
“妈妈公司临时有事,我们改下个月吧……”
最后,孩子失望地嘟囔:“妈妈又骗我。”
工作太忙、天气不好、临时有事……承诺一次次落空,孩子从期待变成失望,甚至开始怀疑:“妈妈是不是根本不在乎我?”
结果呢,孩子开始拒绝和父母沟通,觉得说了也没有用,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,非必要不出来,父母有时和他说话,他就像没听见一样……孩子用无视抗议着妈妈的“失信”。
为什么家长总在暑假"失信"?
1、高估自己的时间和精力
很多家长在制定计划时,误以为暑假=完全自由,但实际上:
工作不会因为暑假而减少
家务、社交、突发事件照样存在
孩子在家反而更耗精力
结果就是:承诺时信心满满,执行时手忙脚乱。
2、把承诺当"安抚工具"
孩子闹着要玩手机?
“好好好,周末带你去游乐园,现在先写作业!”
孩子哭闹不肯睡觉?
“明天妈妈早点下班陪你,快睡吧!”
这些随口答应的"空头支票",本质上是想快速解决问题,但长期来看,只会降低孩子的信任感。
3、低估孩子的记忆力
大人容易忘记自己说过的话,但孩子会记得清清楚楚!
孩子对"被承诺却没兑现"的事情,记忆特别深刻,尤其是情感上的期待和落差。
如何避免"说话不算话"?
1、承诺前先问自己3个问题
“这件事我真的能做到吗?”(别为了哄孩子随口答应)
“如果临时有事,有没有备选方案?”(比如去不了迪士尼,能不能换成附近的乐园?)
“如果做不到,我该怎么解释?”(提前想好如何沟通,而不是直接回避)
2、用"小承诺"代替"大饼"
错误的方式:“暑假一定带你去海边!”(不确定性太高)
正确地方式:“这周六如果不下雨,我们就去公园野餐!”(具体、可执行)
越具体的承诺,越容易兑现。
3、让孩子参与计划
比如:
“妈妈这周只有周六下午有空,你想去动物园还是科技馆?”
“每天陪你1小时,你想用来读书还是玩游戏?”
让孩子有选择权,他们会更愿意接受调整。
如果已经失信,如何补救?
1、承认错误,别找借口
不要说:“妈妈太忙了,没办法啊!”(孩子会觉得"工作比我重要")
可以试着这样说:“对不起,妈妈答应你的事没做到,是我的错。你一定很失望吧?”(先共情,再解释)
2、给出替代方案
如果去不了迪士尼:
“这周末我们先去本地的儿童乐园玩,下个月再计划长途旅行,好吗?”
“妈妈这周加班,但明天晚上我们可以一起看电影+吃冰淇淋!”
关键点:
不要拖延太久(否则孩子会觉得你在敷衍)
尽量让孩子有选择权(比如让他挑电影或冰淇淋口味)
3、用行动重建信任
如果孩子已经对承诺失去信心,可以:
制定"承诺清单"(把答应过的事写下来,完成一项打钩)
让孩子看到你在努力改进,而不是永远"下次再说"。
育儿最怕的不是"做不到",而是"不承认"+“不补救”。
我们不可能永远完美,但可以做到:
不轻易承诺,但承诺了就尽量做到;
如果做不到,就诚实面对+尽力弥补。
孩子的信任就像储蓄卡——你每一次守信,都是在存钱;每一次失信,都是在透支。